■ 社论  

  城市绿化规划、预决算,其实是城市绿化奢靡风的两个“七寸”,对此,必须让公众的监督在场。

  据媒体报道,中央“八项规定”之后,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奢靡之风减轻了很多,但仍有一些地方热衷于贪大求靓,移栽一些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,南树北运、北树南种、热衷名贵树种、人为制造“短命植物”等现象仍不时见之报端。

  城市绿化,本是为了美化景观,改善生态,提升城市宜居度,但在许多城市,迷恋名贵树种高价“买绿”,南方树种大量引入北方城市,城市绿植挖了栽、栽了挖……这样的奢靡之风已背离了城市绿化的初衷。

  城市绿化奢靡风之下,是惊人的浪费。以南树北种为例,这些南方树木运到北方,运输成本不低,养护成本更是不菲,冬季一到,一些树木得穿上严严实实的“防寒服”,还要喷洒防冻液。即便如此,部分南方树种仍熬不过冬天,只能来年再买。

  绿化奢靡风也滋生了巨大的腐败空间,不同的绿化树木,品种、树龄都差异巨大,运输成本也千差万别,这就给权力寻租带来很大便利。几千元的树,长途跋涉后,落地价能翻上十倍多,其中的高额差价,在一些地方被层层瓜分,形成环环相扣的腐败链条。

  报道中提到,南方某海滨城市曾耗资800万元在两条道路旁种植罗汉松,平均每棵单价26万元;东部一座城市曾经花费约60万元从湖南购买一棵紫薇树。虽然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权力寻租,但如此“大手大脚”,真的把纳税者的钱用在“刀刃上”了吗?

  绿化奢靡风更使城市生态蒙受灾难。许多城市本地绿植树种历经千百年的自然选择,对当地气候和土壤都有很好的适应性,具有更佳的生态价值。但大量外来树种的引入,导致这些本地绿植树种被大量铲除。这种违背科学规律,过度依赖人力、资金堆砌的城市绿化,底子其实虚弱不堪。

  城市绿化奢靡风,背后是部分地方官员的任性,不顾民生的“里子”,过度追求城市的“面子”。对于这样的权力失控,固然需要加强相关的监管,包括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的规范,加强审计监督等等。但更为重要的是,激活公众监督的力量,用阳光撕开城市绿化的“黑幕”。

  一方面,城市绿化工程的规划方案,应该全面公开。包括城市绿化中选用的树种绿植、绿化的区域、所需树种绿植的数量,以及预估的绿化工程造价等等,这些都应该向公众公开,征询公众意见。通过规划的及时公开,可以让各种高价绿化、短命绿化无处遁形,遏制地方主政官员在城市绿化中追求奢华、铺张浪费的冲动。

  另一方面,每年城市绿化的预决算编制,也需公之于众。对于预决算公开,现在的焦点主要是三公经费公开,但其实,城市绿化的浪费并不逊于“三公”浪费。因此,我们应当向推动“三公”公开一样,推动城市绿化的预决算公开。这样的公开,应当细化到每种树种绿植的采购价格、养护成本,让人一目了然。通过透明公开,加大公众对于绿化预决算监督,将能牢牢扎紧城市绿化的“钱袋子”,城市绿化中的奢靡浪费也就无米难为炊。

  城市绿化规划、预决算,其实是城市绿化奢靡风的两个“七寸”,对此,必须让公众的监督在场,让公众有机会对长官意志“说不”。全面公开透明,让民意成为影响城市绿化的关键力量,城市绿化中的奢靡风,不难遏制。